在他的工作小屋前面,Rahic愛談他的邦乍之夢:每天清晨,當他剛從睡夢中醒過來,他會望著湛藍的海,海感覺和山是這麼靠近,卻又延伸至一望無際的遠處,這時就像又回到夢裏。Rahic特別告訴我,這個白日夢境,就像是新生的嫩葉,這麼脆弱,卻又蘊含無限希望。夢在一般用語裏,代表與事實相對的心理現象,雖不盡然是事實的相反,至少是事實的變形。不過在Rahic講出的邦乍用法裏,夢卻代表一種傳承關係。從過去到現在,從長者至青年,夢的說出與詮釋代表一種技術的純熟與智慧的結晶:一方面是對過去的了然於胸,另一方面則是有能力熟練且精采地將它講授出來,提供未來行動的參考。

文章摘錄自 2010〈有「夢」最美:族群認同與承認政治〉莊雅仲。65K-3(43x24x32)

2015 /〈五十步的空間-夢 65K-3〉/ 烏心木 / 43x24x3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