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美沒館_edm1.jpg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海 美/沒 館」拉黑子系列座談

拉黑子多年來透過田野調查和藝術行動,不斷反思人與傳統文化以及自然三者的關係,從文化詮釋的角度,去探索藝術純粹的本質。多次帶領部落族人參與國內外藝術展演及公共藝術創作活動,如2002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微弱的力與美》公共藝術及特展、2007「palafan 與我相遇」文化部藝術介入空間、2010南科樹谷園區公共藝術第二期策展計畫、2018東管處大地藝術節作品「島嶼之影」、本次雙年展展出的新作「海 美/沒館」,也可從這些藝術集體勞動行為來對外展現分享拉黑子所要倡議的環境及文化內涵所在。

此次「海美/沒館:拉黑子‧野根莖」系列講座,邀請拉黑子講述其從「颱風計畫」、「50步的空間」到「海美/沒館」等作品和藝術行動的創作歷程,也透過他的視角與論述,讓參與民眾反思人與海洋的關係。此外亦邀請台灣當代藝術藝評家及策展人,與拉黑子探討「創作與社區共生」、「在地藝術行動與全球化」等議題。

Part-1
10/13(六)14:00-16:00
拉黑子 & 張惠蘭 老師
//創作與社區共生的可能性//

Part-2
12/23(日)10:00-12:00
拉黑子 & 徐文瑞 老師
//在地藝術行動與全球化的關係//

報名連結(已結束)